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交媒体的盛行,诈骗活动变得越来越猖狂。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学生防诈骗意识,10月19日晚7点,由班级安全信息员组成的学院反诈宣讲团再次深入23级新生晚自习教室进行宣讲。此次宣讲的主题为冒充客服、熟人、公检法类诈骗。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电信诈骗的形势愈发严峻。据报道,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据统计,身份冒充是最主要的电信诈骗类型。宣讲团结合现实案例,总结出身份冒充类诈骗主要存有以下几种骗术。一是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电话、视频办案,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甚至发送虚假“警官证”、“通缉令”, 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入指定账户配合调查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熟人作案。诈骗人盗取或套用他人社交帐号后,向账号主人的亲友寻求涉及资金的帮助。三是冒充客服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网上客服或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点击链接,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及账户。
针对此类案件,宣讲团提醒大家公检法不会电话、视频办案;如遇到有人自称是熟人、领导要添加为微信、QQ等好友时,一定要多方核实其身份真伪。如遇到对方要求借钱或转账时,务必提高警惕,提前通过电话、当面加以核实。若遇到诈骗,或者遇到难以辨别是否被诈骗时,请务必直接电话辅导员,切记提前!提前!联系辅导员!或直接拨打校园保卫处24小时报警电话:025-58736110。如在自称客户理赔时自问,是对方主动理赔,为什么要自己操作,为什么是自己理赔还要自己出钱?
最后,宣讲团再次强调,面对疑似身份冒充类的电信诈骗时,须知道个人信息的泄露是许多诈骗活动的开端。确保不与陌生人分享敏感信息,如社交安全号码、银行账户信息或个人身份信息,不轻信中奖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以降低被诈骗的风险,让防诈反诈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