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群工作  思政工作室 >> 正文
【木木姐说】老师,我要换宿舍!
发布日期:2022-05-21

今年是我第二次带研究生新生,心情不免有些小澎湃,感受新生的青春与活力对辅导员来说是件很有职业幸福感的事儿。但是不久,小问题便逐显露出来,陆续有学生反映人际关系的问题,诸如与室友、同门相处的不适应。

新生入校第一学期,人际关系问题会频发,这应是新环境不适所带来的。“宿舍矛盾”仿佛是大学一个“永恒”的话题,困扰着学生与辅导员老师。新生遇到的宿舍问题的背后,是他们从高中时“唯有学习”的生活模式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学习生活模式时,初涉人际关系不会智慧地处理的问题。换言之,就是高中时他们生活重心是学习,最亲密的关系是家庭关系,而这个关系会以他们为中心,而大学的关系,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的人际关系,最亲密的应是室友关系,而在这个关系中没有谁会过分迁就谁。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个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宿舍关系是一种比普通社会交往更为亲密的关系,大家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亲密关系近似家庭生活,这种亲密关系挤压了原本可以产生美感的“距离”,于是人际矛盾更容易产生。

宿 舍 矛 盾   

宿舍矛盾大多因生活琐事而起,轻则关系冷漠,重则水火不容。来找辅导员求助的学生一般两种状态:亢奋激动或是精神颓废。前者大多是能够滔滔不绝数落宿舍相处的鸡毛蒜皮,后者更多是疲于室友关系,或因宿舍问题引起睡眠不足而导致精神不振。晾晒衣服、宿舍用电、行为习惯等都可能成为宿舍矛盾导火索,而打游戏、晚睡也逐渐成为学生们宿舍问题的重要矛盾点。

 

有趣的是,宿舍矛盾也呈现出一个微妙的变化。我们(80后)上大学那会儿宿舍矛盾基本自我消化、自我修复,这种“小事”基本不会“捅”到辅导员那边。这种状态逐渐变化,学生们慢慢倾向向辅导员老师求助,请老师“主持公道”,但一般考虑到“家丑不外扬”,不太主动选择调换宿舍。曾与学生一起经历过当面对质、说情说理,有时会矛盾化解,双方相拥而泣、握手言和,有时会矛盾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习惯。而现在,很多学生来找我,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要换宿舍!”直截了当表明无法再一起过下去,至于矛盾原因,要问了才会细讲。这种变化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些学生忍让、包容的耐性逐渐减弱吧。

 

那么,遇到宿舍矛盾都要换宿舍吗?当然不是,原则一定是非必要就不换。每种关系的受挫其实都是对自己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锻炼,通过一次次试错去发现人际相处的智慧与背后的规则,只有善于观察、反思才能够使自己逐渐成长。我们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看清楚宿舍矛盾的背后。

01

谁在为宿舍矛盾推波助澜?

宿舍矛盾的背后是什么?谁又在为大学生宿舍矛盾推波助澜?

 

家庭教育首当其冲。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带来了性格、消费观、行为习惯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家庭差异外,地域文化差异当然也会成为宿舍矛盾产生的背后根源。

 

个体价值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价值观取向的不同会使个体呈现不同的状态。有人学习、处事热情高,有人内驱力不足,消极懒散。双方不产生摩擦尚好,如果因琐事产生矛盾,两者会愈走愈远。

 

天然的竞争关系当然也是幕后推手之一。宿舍同学不仅是伙伴关系,仍因年龄、经历相仿,学习任务相同,相互之间存在在学业与能力上的心理较量。同伴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容易因为不能正确认识竞争的关系,产生嫉妒、排斥等不良情绪。但如果个体足够成熟就会发现,一切竞争的终极对手其实是自己。较量源于一颗敏感的心,与别人无关。一切较量其实都是与自己的较量,并不断促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明白这一点,竞争关系应不能阻挡宿舍的融洽。

 

缺乏“距离”,这是宿舍关系与生俱来的特点。它也是宿舍矛盾推波助澜的一大帮手。宿舍关系相对亲密,生活起居都在一个屋檐下,这种亲密的长期相处,会暴露个人的缺点。再好的关系也会有一些点使人厌烦,因为大家都自觉地选择以自己的喜好来作评价标准,然而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特别是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在保持随心随性特点时,是不是不经意“侵犯”了别人的“领地”。

 

宿舍矛盾还有个帮凶就是——发生矛盾时,选择不恰当的“帮手”。比如选错倾诉对象,得不到理性的帮助,或选错宣泄的方式,恶化矛盾。当矛盾已经发生时,如选择发状态“含沙射影”的不恰当的方式发泄,或选择向不理性的家人、亲友倾诉,当事人带有情绪的片面陈述引起了不理性情绪共鸣,这种发泄、共鸣一点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将矛盾愈演愈烈。曾遇到一位学生在与室友发生不愉快时,选择向表姐倾诉,情绪激动的表姐冲到宿舍“帮助”妹妹“打抱不平”,在宿舍大打出手,最终矛盾变得不可调和。也曾遇到一位情绪激动的母亲纠缠进宿舍矛盾后,双方家长全部牵扯进来,最终关系恶化不可收拾。冷静的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最好止于两人之间,不要牵扯过多关系进来,否则自己可能无法控制关系发展的方向。

02

宿舍关系正确的打开方式

宿舍关系处得好是一种智慧。在查宿舍时,即便宿舍没有学生,通过宿舍的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可以大胆去判断这个宿舍关系是否和谐。

 

宿舍关系和谐就是宿舍成员之间达到心理舒适与互动平衡。关系的舒适感由自己内心而发,关系平衡的核心是自己。那我们如何调和宿舍矛盾呢?

 

人际关系中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共性与吸引,一切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做好自己”。做好自我不仅能吸引相似的朋友,更能让自己不被一些糟糕的关系所困扰。那么,不妨设立明确的目标,设定好自己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并为之奋斗。建立共同的目标,把“室友”变为“战友”。当你把精力放在设定好的目标上,就没有时间去“纠结”其他的关系问题。此外,当宿舍成员间有共同目标,他们会相互吸引、鼓励,当然不会过多在意“鸡毛蒜皮”的事儿。处理好一切关系的前提还是做好自己!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如同春日的暖阳,悄无声息融化地上的残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人际关系亦是如此。

 

理解与善意是良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拥有理解人的能力,能洞察人际关系背后的本质与人性特点能够帮助看透问题,看淡问题。多容则融,有量则谅,善合则和。懂得看轻、看淡,才能看到重点。和睦的关系中一定是充满着善意的行为,做人真诚不虚伪,求实不夸大,善意是赢得友谊最好的利器。

 

理性与成熟是关键。看到别人的优点远比看到自己的优点难,而看到亲近的人特别是“对手”的优点更是难上加难,这是人性使然。成熟、良好的心境很重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赏别人,一切嫉妒情绪出发的较劲只不过是跟自己过不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记仇能放下。学会过往不纠,停止内耗,抽身去做更有价值的事。看待宿舍问题需要打开格局,为自己打开一扇门。曾遇到女生宿舍为了几十元、甚至几元引发矛盾,她们现在已经毕业多年,如再回想这件事,是不是觉得好笑,或是不值得。当下每个人经历的只不过是他人生长河的一个小插曲,打开自己的格局,也许就不会深陷其中。

简单思维,简单地相处。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世界是自己的,简单与复杂都是自己的内心。复杂的是自己的猜想,较真的仍然是自己。曾遇到一个女生宿舍矛盾,一方认为自己的床被潮湿、东西丢失一定是某位室友故意为之,怀疑愈演愈烈。也许有些猜想是有迹可循,但有时我们的猜想会走极端,越想越复杂,而远远脱离了事情“真相”,所以关系相处中,如果能遵从简单思维,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学会尝试真诚的沟通,从而获取正确信息,处好宿舍关系。

 

控制过激情绪与行为,忌讳“兵刃相见”。承认自己错误远比指出别人的错误更难。因为人的大脑会优先选择将自己伪装成受害者,成为“正义”保护的一方。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包围不能自拔时,大脑黑匣子里与情绪发生密切关联的杏仁核会被强烈、持久地负性激活,而这种激活会使主管理性思考的大脑受到极大的抑制。这就是大脑情绪优先的原则,这时我们的理性思维被限制,容易情绪激动,胡乱出口,或大大出手。所以宿舍相处尽可能避免激烈争吵,以免过分伤及感情。

 

平等与距离是处世智慧。长久舒适的关系一定是平等的关系,不一味付出,不过度评论或干扰别人私事。一位朋友感慨,大学之前他的父亲告诉他宿舍生活中要抢着干活,要多付出,结果他发现,过度的一味付出并不一定得到相等的回报。平等的关系能够保持一种稳定与平衡。人际关系不是简单的给予与付出,不是一味的忍让与妥协。此外,大学生宿舍矛盾有时会是两个极其要好的朋友间发生,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容易使我们“侵入”到别人的个人领地,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却忽略再亲密的关系,都要选择保持一定空间距离。说话有分寸,亲密有距离。人生如尺,亲疏有度。


03

好的宿舍关系给成长做“加法”

好的宿舍关系是取长补短,互补互助,共同进步。不同个性的人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化学反应”,不断完善个体人格。安全稳定的宿舍关系给个人自信与快乐。在校园的小型社会中,宿舍如同自己的小家,室友的亲密陪伴与情感支持能够使自己自信地去开展学习交友活动。如果失去同伴的支持,孤立与孤独会给他带来不安。

 

每个人都无法孤立存在,而是在不断体验各种关系,感受各种互动。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互动作用发展自身,实现自己的价值。良好的同伴关系必然会给你底气,是个体立足于其他更复杂关系的立脚点。宿舍关系处理得好,将成为个人成长的沃土,是快乐的源泉,推动个体成长。

 

大学时光是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时间段,感悟这里的所有挫折与挫败,汲取成长的正向能量,一定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重要导航